赫尔曼·黑塞曾写到:“在所有非自然馈赠,而是人类从自己精神那里创造出的世界中,书的世界是最广袤的”。作为“文字工作者”,各位律师保持“高输出”的同时,更是离不开阅读。本次例会的演讲内容由各位律师推荐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明理由。
刘笛推荐了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并举例,当审判长打断各位律师发言时,各位律师可以理直气壮回应法官,因为每项法律赋予你的权利是由自己争取而来的。耶林书中提到,权利确实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如果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考察其社会影响,放弃权利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的时候,无疑是对非法行为的纵容和鼓励,法律自身的权威将受到严重挑战,法律的功能将得不到发挥,社会秩序也就很难得到有力维护。
黄海娜推荐了法制史必读书目《公主之死》,主线是发生在北魏年间的一桩“皇室命案”。通过千年前的戏剧性案件引发思考,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史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法律的儒家化,二是皇权对法治的干预。本书使刚迈入大学的她对于刑事法律产生了浓厚兴趣。
李贺超推荐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从一个普通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到离经叛道的艺术家,他抛弃了一切人世间的事务,孤注一掷在绘画本身,与整体的社会普遍价值取向背道而行,纯粹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他对梦想的追逐以及现实给予他的残酷,无不体现着追梦路上必然面临的责任与代价。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是继续安稳地在体制内还是因不甘决定出来闯荡,到底是选择月亮还是选择六便士,引发在座各位思考。
王文文推荐柏拉图《理想国》。王坤律师从律师的职业要求,即“语言的艺术”出发,推荐了柏拉图《对话录》,并由此联想到律师在庭审中发问的艺术,让大家获益匪浅。
实习生张铭为大家推荐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从明十七帝中挑选出三个皇帝的趣事并加入自己深刻的思考,激发了大家对于明史的浓厚兴趣。实习生张伟伟分享了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恶意》,从精妙的情节设计以及深刻的人性描绘来推荐此书,并引申到犯罪动机的复杂性问题进行探讨。
耿帅律师和夏颖钰律师则让人眼前一亮,分享了小学语文教科书和庞中华字帖,反刍童年时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以及自身励志经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返璞归真,答案也许就在童年浅显易懂的小故事里。
颛磊推荐了《穆斯林的葬礼》,从个人与宗教的关系角度进行剖析。李安敏律师则通过一个案例为大家推荐了《犯罪心理学》和《刑事侦查学》。杨少飞律师向大家推荐《如何读好一本书》,这本书阐述科学读书的方法,慎读书,读好书,极大地提高读书这一汲取知识行为的效率。孔祥君律师提到学生时代读过的一本书《幻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书的意义,也许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但却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激发人的想象力,并短暂隔绝现实世界的苦恼,带来精神上的放松与满足。
例会最后由各位律师投票,选出今日推荐最想读的书——余华《活着》,关莹律师被选为最佳演讲人。她分享到,富贵的一生何其坎坷,却仍然用全部力气坚强努力地活着,正如书中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的”。所以人生其实是你自己的,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不要太过在意外界的言语打击,自己和自己比较,哪怕走的慢,但只要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便没有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