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
  • 22
如何突破虚假诉讼罪的控告难?—— 王超强主讲《虚假诉讼罪的实务研究——以控告为视角》【上海靖予霖刑辩道场第177期】
2021年9月29日晚,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第177期刑辩道场准时举行,由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王超强主讲《虚假诉讼罪的实务研究——以控告为视角》。

image.png

主题:《虚假诉讼罪的实务研究——以控告为视角》

主讲人:王超强

时间:2021年9月29日18:00

地点: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会议室

本期主持:王玺

image.png

2021年9月29日晚,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第177期刑辩道场准时举行,由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王超强主讲《虚假诉讼罪的实务研究——以控告为视角》。

首先,王超强书记从虚假诉讼罪的基本理论入手,讲解了对该罪条文中“捏造”的理解。根据“捏造”的程度进行分类,“捏造的事实”可分为完全捏造(纯属虚构、无中生有型)、部分篡改(部分篡改型)、串通诉构(偷梁换柱型);根据“捏造”的主体和查处的难度进行分类,“捏造的事实”也可分为自己捏造、伙同捏造、利用他人捏造。“捏造”的类型可以分为纯正的捏造、不纯正的捏造、隐瞒事实和恶意串通,骗取法律裁判文书。对“捏造”的实践衡量和把握,可以总结为三个要点:第一,无中生有型和部分篡改型的“捏造”,具有同等危害性的,均应纳入刑法评价范围;第二,捏造的事实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对这样的虚假性的诉讼,也应当纳入虚假诉讼罪进行评价;第三,对于“合法权益”的判断,不应当仅限于财产权益。

image.png

其次,王书记列举了五个不同类型的虚假诉讼案例,结合法理和实务经验,为我们深入分析了虚假诉讼罪的实务难点和要点。根据这些案例,他指出,如何在虚假诉讼的控告中寻找证据,不仅需要一定的技巧,还要有一定的耐心,通常来说,虚假诉讼罪的控告业务的难度远大于该罪的辩护业务。

再次,王书记为我们分享了关于虚假诉讼罪的控告经验,他认为,突破该罪控告难的问题,可以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对无中生有型虚假诉讼应有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有必要肯定极致的限缩解释的积极作用,即把无中生有型作为唯一的构罪类型,也要批判极致的限缩解释,因为这种做法产生的弊端是“挂一漏万”,容易发生巨大的犯罪黑数,导致大量虚假诉讼犯罪得不到司法打击,被害人的权益无法获得救济;第二,肯定恶意串通、偷梁换柱型虚假诉讼构罪说,对该种类型,在本质上等同于无中生有型虚假诉讼;第三,针对同一被害人的多起虚假诉讼,在构罪标准上,应当算细账,而不应算总账;第四,对于部分篡改型的虚假诉讼,应当根据篡改的虚假数额进行区分,可以参照职务侵占罪或贪腐犯罪的构罪标准。

image.png

最佳点评人

image.png

讲座结束后,在场律师都借此机会,纷纷将自己办理虚假诉讼案件中遇到的实务问题,向王超强书记请教。其中,杨晓明律师提出的问题,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拓展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和视野,被评为最佳点评人。

与谈人

image.png

李贺超谈了三点感受:

第一,当事人大意。在资金周转时本应有足够的证据留存意识,但遗憾的是很多当事人没有注意到证据的留存,从而埋下隐患,陷入他人虚假诉讼的套路中,企业及相关人员应当充分重视律师的作用,排除风险于微时。

第二,法院强势。在实务中,虚假诉讼罪的控告难,主要原因在于办案机关对刑民交叉案件定性把握不准确,以及法院对自身既判力的维护。其实虚假诉讼人为创造或滥用了诉权,不但极大破坏了诚实信用的社会秩序,也破坏了法院的审判秩序,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基于受欺骗所作出的判决形成的既判力,相比法院审判活动的自我修正,二者要达到平衡,还有赖于立法司法人员认识的不断更新。

第三,律师办案难。在虚假诉讼罪的控告案件中,对方行为人操作手段高明,公安立案动力不是很足,增加了控告的难度。在辩护案件中,由于极致限缩解释的原因,留给辩护人更改定性的空间不大。但无论是控告案件还是辩护案件,要把握“部分篡改”的理论为我所用,律师应该学会更深入的阐释罪名构成。

image.png

王文文律师提出了一个案例,两个业务方向,和三点感想。

首先,结合本次主题,她分享了自己参与办理的一起控告案件。

其次,根据该案件,她发表了两个关于虚假诉讼罪业务方向的看法:第一,在虚假诉讼的案件中,我们的客户可能更多的是控告方向,正如超强书记所言,辩护类的虚假诉讼案件通常证据比较扎实,可辩空间较小。实践中大家可能也确实会遇到控告案件更多;第二,刚才的案例能够看出企业客户在商业活动中存在很多没有关注的风险,律师就可以为他们做好这种风险防范,包括财务结算、股权变更时的责任承担、并购尽职调查等等,有刑事律师的参与能够更好地预见这些风险。

最后,她表达了三点感想:第一,在办理虚假诉讼控告案件的过程中,可以多借助其他机关的力量办案,例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对民事诉讼有监督职责,有检察院等监督,法院在审理相关民事案件的过程中会更谨慎。第二,我们也要注意自身的职业风险防范,关注到icourt的一份大数据报告,50起虚假诉讼案件中会有5个律师涉案,虽然我们只做刑事业务,可能涉及虚假诉讼的情况少,但有这种意识还是有必要。第三,当存在虚假诉讼和诈骗的竞合时,以诈骗罪进行控告有时更有利于立案。

总点评人

image.png

郑凯方律师认为,虚假诉讼罪高发,但实务判例并不多。虽然司法机关一再强调要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但实际上启动虚假诉讼刑事程序的案件很少,而且启动困难重重,这既有该罪名证据收集困难的原因,也与实务中对虚假诉讼作出的严格限缩解释是分不开。

她提出,严格的限缩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民事诉讼采用“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如果将民事诉讼中存在的虚假成分、隐瞒真相都纳入虚假诉讼范畴的话,一方面有违刑法的谦抑性,另一方面也会对民事诉讼秩序、法院审判的公信力等造成负面的影响。可以考虑引入比例原则,根据严重程度判断是否构罪,但这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

郑律师认为,严格的限缩解释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有利于我们的辩护业务,坏事是不利于我们的控告业务。但无论是控告还是辩护,都要掌握虚假诉讼罪理论的精髓,融会贯通。她结合自己处理的多起虚假诉讼控告案件,进一步分享了三点控告经验。

法律适用方面,一要理解什么是“无中生有”,进行适当的扩大解释。例如,改变资金性质,将本不属于借贷关系的往来款捏造为借贷关系,是否属于无中生有?二要活用此罪与彼罪,尤其是诈骗罪与虚假诉讼罪,根据司法机关的态度,合理选择以何种罪名控告。三是选择民事诉讼还是刑事控告途径维权,从而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需提前为当事人做全面分析不同程序的利弊,并根据走势调整策略。

证据收集方面,应当有善于发现矛盾、发现漏洞的眼睛,抓住诉讼过程中对方的问题。由于收集对方恶意串通的证据较难,所以“巧取证”尤为重要。

程序选择方面,公安机关直接介入民事诉讼的难度很大(尤其是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最便捷的控告方式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争取法院直接移送案件,民事转刑事。同时,随着检察机关监督权不断强化,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进行控告申诉,也是好途径。


作者: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靖霖刑事律师机构副主席 王超强

相关律师介绍
相关案例更多 
​马某某串通投标案
  • ​马某某串通投标案
  • 【案件概况】马某某系公司项目部经理,长期从事工程开发项目。2015年至2016年,马某某根据公司安排,参加台州项目投标。期间,经公司领导授意,并经公司各个部门审批和盖章,马某某收取了台州当地一家投标公司八十万元合作费。后投标失败,合作方也未竞标成功,但合作方法人因为其他串通投标案而被抓获,在供述中述及此案。侦查机关初查后,对马某某采取强制措施。
2022-05-29
了解更多 
李某某侵犯著作权案2020沪刑
  • 李某某侵犯著作权案2020沪刑
  • 【案件概况】L公司系生产服装企业,员工约50余人,长期从事服装代加工业务。2018年至2019年期间,承接上家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带有LV等标签特征,但因疫情期间业务萎缩等原因,仍接单生产。2019年5月,李某某被抓获归案。至案发,李某某生产代加工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300余万元。检察机关给出量刑建议五年六个月。
2022-05-29
了解更多 
张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2021沪刑
  • 张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2021沪刑
  • 【案件概况】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在生产经营纺织品期间,经上海下游出口贸易公司要求和商议后,采用产品单价虚增、谎报出口数量等方式,帮助下游贸易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案发后,下游贸易公司和张某某经营的公司有关人员先后涉案,被采取强制措施十余人。张某某被刑拘后,因其是法人和掌控财务、市场销售等原因,其公司经营很快陷入困顿难以为继。
2022-05-29
了解更多 
王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 王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 【案件概况】2020年4月,王某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被公安机关刑拘,案发因职业打假公司举报案发。刑拘第二天,律师便通过会见了解到,王某本人对于销售产品是否为假货存在辩解,通过分析销售数据发现销售假货数额是否达到立案标准存在疑问,即案件存在主观明知及数额双重存疑。结合王某辩解、行业惯例、分析销售数据,约见打假公司人员了解控告及入罪思路,综合后就主观明知存疑提出假货占比例极小、曾尽到核实义务、进货渠道及价格低于市场价存在合理性,就数额存疑提出抽样存在疑问、以往销售金额不能证明系假货。案件移送审查逮捕后,及时约见检察官并提交辩护意见,后检察机关做出存疑不批捕的决定。嫌疑人取保候审后,协助其与打假公司谈补偿、谅解。
2022-05-20
了解更多 
张某涉嫌非法经营罪案
  • 张某涉嫌非法经营罪案
  • 【案件概况】张某系某银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2019年1月,北京某科技公司通过张某,以贝某特公司名义与张某所在银行签订《代收付业务合同》,开设公司账户,获取支付接口。北京某科技公司将获取的支付接口链接至某支付平台。在2019年2月至5月间,下游客户通过此支付平台共充值、支付人民币累计人民币2.4亿余元。2019年12月,张某被南通市港闸区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2022-05-17
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更多 
靖霖刑辩·京师(哈尔滨)道场签约揭牌仪式暨首次合规高端业务论坛圆满举办
  • 靖霖刑辩·京师(哈尔滨)道场签约揭牌仪式暨首次合规高端业务论坛圆满举办
  • “靖霖刑辩·京师(哈尔滨)道场”签约揭牌仪式暨首次刑事合规高端论坛活动在北京市京师(哈尔滨)律师事务所举办。
2023-03-16
了解更多 
徐宗新:律师办理强奸案件的“十要十不要”【上海靖予霖刑辩道场第246期】
  • 徐宗新:律师办理强奸案件的“十要十不要”【上海靖予霖刑辩道场第246期】
  • 本次道场由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徐宗新主任分享《律师办理强奸案件的“十要十不要”》。
2023-03-14
了解更多 
“靖霖刑辩·尚学道场”签约揭牌并举办首次活动
  • “靖霖刑辩·尚学道场”签约揭牌并举办首次活动
  • “靖霖刑辩•尚学道场”签约揭牌仪式在江苏尚学律师事务所会议室如约召开。随后在泰州市律师协会的邀请下,徐宗新主任为泰州市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全体委员、自愿报名参训的律师及实习人员近200人做了题为《辩护思路(方案)的确定和展开》的培训授课。
2023-02-22
了解更多 
靖霖&简文· 刑辩日成功举办
  • 靖霖&简文· 刑辩日成功举办
  • "靖霖&简文· 刑辩日"在江苏简文律师事务所会议室成功举办。
2023-02-22
了解更多 
上海四所刑事律师齐聚一堂,热议如何实现“有效辩护”
  • 上海四所刑事律师齐聚一堂,热议如何实现“有效辩护”
  • 2022年11月4日晚,由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与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的“上海四所刑事业务联训活动”第一期在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拉开帷幕,来自四所的刑事律师济济一堂,也吸引了不少其他律所的同行前来参与,大家对如何进行“有效辩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22-11-07
了解更多 
陈沛文:VPN翻墙软件经营者与使用者的法律风险与辩护策略【上海靖予霖刑辩道场第222期】
  • 陈沛文:VPN翻墙软件经营者与使用者的法律风险与辩护策略【上海靖予霖刑辩道场第222期】
  • 本期道场的主题是:VPN翻墙软件经营者与使用者的法律风险与辩护策略,主讲人是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网络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陈沛文律师。
2022-10-27
了解更多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