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1
  • 【热点刑评】陈沛文: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评述——企业融资渠道的刑法规制
  • 编者按刚出台不久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着力解决司法疑症。作为专业于刑事辩护的律所与律师,靖予霖律师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潜心研究,暂有所得。故撰文抛砖引玉,以期与同仁共议,冀业务精进。从今日起,公号将推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研究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今日推出第一篇,共待后续。
  • 查看详情 >>
  • 2022-05-21
  • 【靖予霖快评】洪凌啸:最高院类案检索指导意见的三大亮点与五大改进方向
  • 2020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类案检索指导意见》)。《类案检索指导意见》共计十四条,明确了类案检索的适用范围、检索主体及平台、检索范围和方法、类案识别和比对、检索报告或说明、结果运用、法官回应、法律分歧解决、审判案例数据库建设等内容。这是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 (法发〔2017〕11号)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统一裁判标准的作用,在完善类案参考、裁判指引等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类案及关联案件强制检索机制,确保类案裁判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法发〔2019〕8号)第26项主要任务中要求“完善类案和新类型案件强制检索报告工作机制”后,最高法院对类案检索制度的最新研究、探索与发展。可以说,中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在传统法律成文法作为法律渊源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吸收英美法系的判例法精华,一种“条文+案例”的案件审理模式正逐渐在司法实践中生成,类案检索正逐步成为成文法体系下的规定步骤与动作。司法实践中,律师庭前或庭后提交类案检索报告给法官查阅正成为司法的一种“新常态”。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也是最高院对地方法院司法智慧与经验的吸收与总结。例如,2020年7月1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出台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类案强制检索报告制度的规定(试行)》,本次《类案检索指导意见》亦吸收了江苏省高院的诸多先进做法与创新性规定,是对地方司法成果的总结与升华。
  • 查看详情 >>
  • 2022-05-21
  • 【热点刑评】洪凌啸:“跑分”行为的刑法规制与辩护要诀
  • 近日,一则《四川广安警方打掉一大型“跑分”团伙,涉案金额近2.7亿元》的新闻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新闻中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令人唏嘘——“26名犯罪嫌疑人绝大多数是在网上找兼职后发现这份‘工作’的,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家庭主妇、辍学待业人员等”。犯罪嫌疑人对个人行为性质懵懂无知,认为自己交了两万押金学“跑分”,结果“跑分”平台关闭跑路,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事实已触犯刑法,未来或将受到法律严惩。然而需要深思的是“跑分”行为罪与非罪、此罪彼罪的界限问题,以及与之相应的辩护思路。
  • 查看详情 >>
  • 2022-05-21
  • 【热点刑评】陈沛文:区块链智能合约“搬砖套利”的骗局与破局
  • 近日,浙江温州警方破获了首例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官方通报称,该团伙利用虚假的火币HT“智能合约”非法获取受害人ETH虚拟货币数万个,警方共掌握全国1300余名被害人被骗信息,涉案价值高达1亿余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扣押查封迈凯伦、法拉利等豪华轿车及房产,涉案金额高达亿余元。事实上,与该案件相类似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诈骗手法并不罕见,所谓“搬砖套利”套路也不见得高端,但这类案件却直至近日才首次被打处。对于这类案件打击存在困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区块链领域技术创新性,去中心化交易结构隐秘性,加之我们国内对于数字货币价值体系长期的否定评价,致使这类案件在具体的证据审查及责任认定方面存在极大障碍。但实际上,不论何种新类型案件,只要我们能够抽丝剥茧,准确把握相关行为核心特征及要素,就能准确梳理对于该种新类型案件在法律上进行评价的思路。
  • 查看详情 >>
<< < 1 ... 132 133 134 ... 167 > >>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