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上午10:00~11:30,由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宋雷昌为大家主讲《刑事控告业务律师代理实务》,在腾讯会议线上如期进行。
一、刑事控告的作用
所谓“思而后动,论而后行”,刑事控告的作用,也是指刑事控告的目的,只有先充分了解控告的作用,才能更好的规划工作。灵活运用刑事控告途径可以有效维护权益,具体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通过刑事控告,挽回经济损失
2.通过刑事控告,夺取谈判主动权
3.通过刑事控告,实现“以刑止民”
4.通过刑事控告,争取“以刑止刑”
5.以控为辩,通过刑事控告自辩清白
6.通过刑事控告,搜集民事诉讼证据
7.使被控告人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一起控告案件可能起到上述多项作用,可以在控告过程中结合控告人的需求,随时调整工作目的。毕竟刑事控告是动态过程,应当根据案件的发展,调整宏观工作目的。
二、刑事控告的难点
刑事控告实践中难度较大,通常面临着“立案难”“立案率”的司法现状,具体体现在:
1.证据要求高,获取证据难度大
2.目前政策环境对刑事控告的影响
3.基层公安机关现状的影响
总体来讲,刑民交叉案件控告难,立案更难。但是,作为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专业的刑事律师还是有必要对刑事控告进行认真研究,找准工作难点,寻求破解之道。
三、控告前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前期准备工作做的越充分,立案的成功率越高,可以从以下准备工作着手:
1.明确目的,确定方案
2.梳理案件事实中的刑事法律关系
3.确定控告“突破口”,选择最易证明的罪名
4.搜集关键证据与重要线索
5.撰写控告文书,备齐证据、线索材料
6.综合考虑确定管辖
7.做好防守,防止反控告。
四、控告工作的实施
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即可着手进行控告工作:
1.与办案单位预沟通,对材料查缺补漏。在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可以先到公安机关的报案窗口向民警请教材料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欠缺,后面尽量补齐。过程中,即便与接报民警存在观点冲突,也不必对专业内容过度争执,优先确保控告程序的顺利。此外,不同机关办公特点不同,要注意尊重办案单位的习惯,包括地域、级别、警种等,这样可以增加办案单位对案件的接受度,提高受理的可能。
2.受理后配合好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接报后,公安机关应当于24小时内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受理后,控告方和代理律师,应及时跟进案件初查的进展情况,可以以报案人为主,主动询问案件调查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代理律师再根据进展情况,动态分析,及时配合补充证据、线索。公安机关初查后认为不符合立案标准的,代理律师也可进一步补充提供其他证据、线索。
3.立案后的跟进和协助工作。立案后,刑事控告工作可以说完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此时还需根据控告的目的,及时跟踪案件进程,动态分析和调整工作内容,配合和协助公安机关查清案件事实。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后,律师可以正式作为代理人开展工作,如申请阅卷,到法院阶段申请开庭时作为代理人出庭等。
五、控告受阻后的救济工作
实践中,控告工作遇到不受理、不立案的情况并不少见,此时,要区分情况使用不同救济措施。
1.对于因为证据原因未受理、立案的。律师应在补足证据、线索后,重新报案。再次报案所提交的证据、线索材料,必须要包含新内容,并且尽量补充充分,否则被再次不予受理、立案的可能很大。
2.因案件性质存在争议未受理、立案的。律师可向同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申请复议;复议维持的,可向上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申请复核。复核后未变更的,可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也可不经复议复核,直接向同级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对于属于刑事案件,但情节较轻,公安机关未予立案的,控告人也可向法院刑事自诉。
3.因公安机关的原因未予受理、立案的。根据《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如办案人员确实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律师可据此向公安机关的纪委、督查、信访部门反映,以及通过公安机关的局长信箱反映违法行为。
4.其他因素影响未能受理、立案的。实践中,一些社会因素、案外因素也会对控告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专项打击行动、办案高峰时段、重大活动时期等等。对此律师和控告人可以考虑通过变更选择其他管辖地区、部门,变更事实、罪名等方式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