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上午10:30~12:00,由靖霖刑辩学院院长、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宗新主讲的《疫情居家线上培训二:刑辩技能之会见》在腾讯会议线上如期进行。
徐主任从21次标准化会见的目的解析及疫情背景下会见方案调整、会见工作时间和内容的具体安排、会见中的律师协作、会见风险提示等五个方面给靖霖律师讲解了会见的重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1次标准化会见的目的与实现
靖霖律师首先要落实标准化的会见流程。刑事诉讼中律师要做21次会见并严格执行流程要求,“首次会见七步法”旨在解决法律咨询效果并同时防范当事人和律师的风险;侦查终结前会见是为了查漏补缺;审查起诉阶段核实证据要起到过滤器的作用;庭前辅导的目的在于指导当事人自辩;律师要紧紧围绕会见的目的,完成既定的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疫情背景下的标准化会见流程的调整
受到疫情的影响,标准化会见流程的落实存在现实困难,有必要适当调整。在会见申请的方式上可以不拘泥于当面会见,可以申请视频会见、远程手机会见、信件提供咨询意见等方式;某地律师受疫情影响,可以协调他地办公室律师帮助会见;会见时需要有防疫考量,预先将后几次会见的内容提前告知当事人,提前完成会见任务,以防不测;提前告知家属及律所应对方式,降低当事人家属因疫情产生的焦虑。防疫和会见均是大事,切不可为了会见而瞒报谎报,在健康码、行程码上弄虚作假。
科学安排会见时间和内容
会见应由律师主导,不能漫无目的的发言消耗时间;在安排会见内容时应当遵从:先主后次;先粗后细;先标准动作再自选动作;先完成任务、再自由漫谈的顺序,防止会见时间结束却尚未讲到本次会见的核心内容。律师应时时提醒当事人还剩多少时间,避免话题走偏,营造高效会见氛围。
会见中的律师协作
资深律师与资深律师共同会见时不能各顾各,而需要认真的聆听、取长补短,避免矛盾,形成统一;律师助理陪同主办律师会见时应该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准备好会见材料,准确记录,适时提供证据材料,保障主办律师会见的高效和准确。
防范会见风险
必须提醒当事人存在监听风险,避免给当事人带来不利;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避免妨害诉讼;在会见过程中核实证据应当谨慎规范,避免诱导翻供,更不能共谋制作假证;会见时不能犯抽烟,吃东西,夹带物品等违反会见规范的低级错误;律师助理陪同多位律师会见时,应事先确认是否为同案当事人。此外,律师除了会见的核心内容,也不可忘记家事的传达,会见之后应当及时与家属报告并向办案团队同步信息。对审理周期特别长的案件也应当适时安排会见,避免长期不会见。
本次讲座历时一个半小时,全国各所的靖霖律师收听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