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是刑事辩护工作的重要延伸。通过刑事专业律师对企业经营行为包括管理、融资、财务、税务、公关等各方面以及企业家本身的体检式法律分析,发现和防范刑事法律风险,提出有效的整改法律意见,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法律效果;对已经存在的刑事法律问题进行"摘除毒瘤"式的"法律手术",避免企业与企业家涉刑的灾难性后果。
企业与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中心工作内容
本中心在对企业刑事风险的成因和来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防”、“控”两方面入手,以降低和规避刑事风险目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合规制度建设;以及制定出现刑事风险后的处置预案,防止风险扩大,力争将风险化解为无形。具体研究和工作内容为:
1. 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刑事风险成因,及风险来源进行深入研究。
企业刑事风险的成因分为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内部成因主要为:一是刑事风险意识不足,包括缺乏刑事风险认识能力,缺乏防范刑事风险意志能力,存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二是合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企业内控管理缺失。外部成因主要为:一是实体法的规制;二是程序法的影响,包括刑事程序的启动标准较低,刑事程序启动后的脱罪率低。这些研究是做好企业刑事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
2. 对企业和企业家刑事风险的规避方式进行研究。
在研究企业风险来源成因和来源基础上,对风险进行防范和规避的则是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也是我们研究内容的重中之重。企业的刑事风险就好比疾病,防控定胜于治疗,因此,为了避免涉及刑事案件,须做好事前合规,防范于未然。同时面对出现的刑事风险乃至刑事调查,应做好危机管控,争取转危为安。具体做法为:一是出现蛇形风险是尽量在民事纠纷范畴内解决;二是出现被形式侵害时通过刑事控告维护合法权益;三是做好事后救济,争取较轻影响。
3.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体检式分析,评估是否存在刑事风险,并排除风险点。
企业和企业家的刑事风险往往和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关,我们在对企业和企业家刑事风险开展防控工作时,会将企业管理模式作为首要的重点去深入分析,详细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排除刑事风险以及其他法律相关主要风险的管理模式。
4.对业务模式专项分析,评估刑事风险及其他主要风险,制定专项合规方案。
在企业对特定业务模式,或者某项合作事宜可能存在风险时,我们可协助企业对特定业务模式和合作事宜进行专项分析,评估存在的刑事风险及其他法律相关主要风险,并制定专项合规方案。专项合规工作主要适用于企业整体业务模式成熟,但对新开展业务或某一合作项目是否存在风险并不确定,此时可通过专项合规工作评估和化解风险。
5.对企业全部业务全面分析,评估刑事风险及其他主要风险,制定全方位合规方案。
对于新设立的企业,以及存在多处风险的企业,对全部业务和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细致评估是否存在刑事风险,以及其他法律相关主要风险,协助公司对企业全部业务和管理模式制定全方位的合规方案。
6.协助企业建立科学的刑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企业合规制度,以制度避免风险。
协助公司针对企业公司设立、人事变动、日常经营、财务管理、采购、生产、产品质量、销售、融资、知识产权等各个环节,建立从管理制度到监督机制的合规体系,以制度避免企业和企业家及企业内部人员出现刑事风险,使企业放心发展、安心盈利。
7.制定企业刑事风险处置预案,力争消除风险。
再完美的制度建设也无法百分百杜绝刑事风险等重大法律风险。在合规制度建设时,我们会制定刑事风险处置预案,做到在出现刑事风险时,可以从容面对、妥善处置,争取迅速化解刑事风险,避免企业和企业家进入被刑事调查的境地。
8.制定刑事危机处置预案,在企业面临刑事危机时,力争降低被刑事处罚的可能。
在刑事风险转化为具体刑事危机,企业和企业家面临被刑事调查时,我们可以根据指定的刑事危机处置预案,积极应对,依法与司法机关积极沟通,降低企业被刑事调查的范围,争取不被认定为犯罪。
我们在上述业务中,均有成熟、典型的工作方案和案例。